9月22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服装耐用性、舒适性、光泽度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档服装市场的需求潜力非常明显。追溯至上游产业端,生产出能够受到消费者青睐的高质量纱线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纺纱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必然会产生各种类型的疵点,这些疵点不但会降低纱线的品质,而且还可能严重影响成品面料的质量。因此,深入探讨纱线疵点产生的原因并据此进行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成纱质量和优化纺织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期聚焦纺纱原料、纺纱工艺对纱疵的主要影响及应对措施。
原料是影响纱线质量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在相同生产条件下,选用质量优、适纺性能好的原料纺制出的纱线产生偶发性纱疵的概率相对较小。
选用纺纱原料时,对于短绒含量高的原棉,可通过控制配棉的短绒率来预防纱疵产生;若原棉马克隆值低、成熟度差,则其承受打击作用的能力减弱,会造成短绒增加,可以通过选择成熟度与马克隆值较高的原棉来避免纱疵形成;另外,可通过使用合适的化学纤维油剂来避免因选用不当造成的静电、缠堵问题。
纱疵产生与纺纱工艺参数设计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清梳联工艺不当时,会造成生条短绒率过高,可通过优化清梳联工艺方式,减少纤维损伤,降低短绒率;
(2)当原料、温湿度、牵伸部件、纺纱机件器材等因素发生变化,牵伸隔距过紧时,极易造成牵伸不开形成偶发性纱疵;
(3)细纱牵伸倍数过大容易引起牵伸区纤维急剧扩散进而产生纱疵,应合理设置细纱牵伸倍数;
(4)皮圈钳口对纤维纵向或横向控制力不足,造成纤维扩散形成纱疵时,应通过控制喇叭口口径和选用合适的隔距块合理控制;
(5)工艺速度过低造成机器运转效率低、断头多时,纱疵会大幅增加,应合理确定工艺速度,保持机器较高的运转效率与极少的断头。
另外,对于不同纺纱原料,纺纱工艺控制要点不同。例如天丝TM莱赛尔纤维纺纱,在开清棉工序成卷压力控制时,纤维经过挤压后纤维束比较密实,会影响梳棉工序的梳理效果,棉网中云斑比较突出。因而成卷时4个紧压罗拉隔距和压力调整非常关键,若调整不当将直接影响梳棉的分梳质量,导致成纱的纱疵增多。
更多内容,请关注纺织导报2025年第5期《纺纱纱疵产生原因分析与质量控制措施》一文。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 2025 《纺织导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9259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125号
Powered by Seek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