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2日
2020年,终于画上了句点。
这一年,惊心动魄,新冠肺炎疫情是绕不开的话题,小小的口罩成为“救世主”,在原本晦暗的外贸出口成绩单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彰显出我国纺织行业的责任担当和战略价值。这一年,疯狂而躁动,“熔喷布”火速出圈,行业鱼龙混杂,掘金者破坏规则,扰乱秩序,繁荣背后隐忧初现。
这一年,困难重重,全球经济活动一度停滞,倒下的企业数不胜数。但也有一些行业、一批企业表现出了良好的机遇把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成为逆势而上者。比如我国碳纤维行业在2020年实现了质效并举,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一年,风云激荡,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发展中国家大力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我国工业面临“双端挤压”。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传统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愈加迫切的要求。
这一年,“十三五”收尾,我国纺织行业基本实现《2020建设纺织强国纲要》相关目标,绝大部分指标已达到甚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建立起全世界最为完善的现代纺织制造产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与国际贸易规模长期居于世界首位,成为我国制造业进入强国阵列的第一梯队。
站在“十三五”和“十四五”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国纺织产业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课题。新理念新科技新业态新模式给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启发和活力,新基建、服务型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工作已在业内得到实践和推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被放在行业发展的关键位置,补短板、锻长板呼声日益高涨,响应了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只要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就一定能够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
在提升硬实力的同时,行业开始关注微塑料等在全球具有高关注度的话题,并筹谋从政策制定、技术创新、标准制订等方面统筹规划,以占得先机,赢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提升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
不确定性贯穿了2020年。这一年,有反思内省,也有运筹帷幄,有被动思考,也有主动求变。
2021年,会变得更好还是更糟,无从定论。可以确定的是,疫情已经对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工作方式、消费习惯等造成了持续深远的影响,向上传导,也必然对行业企业的战略部署产生影响。时代无所谓好坏,变是永恒,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并非易事,都是在实践中获得的真知。
《纺织导报》副主编 赵永霞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 2023 《纺织导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9259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125号
Powered by Seek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