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日
面临的挑战
去年,供应链中断和国际经济环境等因素抑制了消费者需求,同时出口订单放缓,国内纺织行业承压。除此之外,不断上涨的生产成本和走低的纱线价格,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降本增效、优化生产管理成为了纱厂生存的关键。在质量稳定的情况下、在能耗可控范围内,提高产量就意味着降低吨纱生产成本、提升纱厂收益。这既考验纱厂的管理水平,又考验纺纱机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解决方案
立达环锭细纱机G 37配备稳定而坚实的中间驱动,以1632锭长车实现最大生产率。高品质专件确保一致的纱线质量和更高的机器效率。在生产涤棉混纺纱时,G 37在德凯实现了稳定的高速生产。特别是,驱动系统以及高效的锭子和吸风系统可在高生产率的情况下保持低能耗。稳定的纱线质量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夯实了德凯在高端涤棉混纺纱线市场的口碑。
客户获益
凭借G 37的高锭速,产量显著提高。一台配备了Orbit钢领的环锭细纱机G 37,在生产32支65%涤纶/35%精梳棉混纺纱时,最高锭速24500转/分钟、平均锭速23500转/分钟。这比竞争对手的机器快24%。由此带来的额外收益:
随着产值的增加,按32英支涤棉纱价计算,每锭每年可增加84元的利润。
纱线质量稳定、断头少,操作人员需求降低。人工成本的节省相当于每锭每年增加10元的利润。
低故障率和稳定的落纱效率提高了机器的生产效率,每锭每年可增加利润16元。
在相同的锭速下,吨纱能耗相比于竞争机型低7-13%。
此外,立达成立项目小组,为客户提供帮助,快速处理问题,并给予强有力的生产管理支持。德凯和立达一起充分发掘了G 37的潜力,并实现了细纱最高锭速。
客户感言
“我们相信,立达先进的设备和纺纱技术将帮助我们成为业内纱线生产的新标杆。实践证明:产能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纱线质量得到下游客户的认可。”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 2025 《纺织导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9259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125号
Powered by Seek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