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
当前,科技创新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跨界创新是产业创新的重要形式,通过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碰撞、交叉、融合,可以产生具有重大价值的创新成果。
纺织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已经开始积极尝试,目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二是拓展高科技纤维材料在健康监测、信息传播、能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通过系统集成赋予后者更多的功能和更高的附加值,使产业生态更具韧性和柔性。后者显然更具想象空间,也因而受到诸多国际知名学术研究机构、品牌公司的关注,纷纷开展与此相关的前沿性跨界研究。
纤维材料作为引领纺织全产业链创新的源头和关键环节,功能日益丰富,价值更为多元,引导产业边界不断延伸拓展。人们对未来纤维的设想是一种可以将物理世界、人体世界和虚拟世界连接起来的超级载体。其未来发展的基础问题在于高分子科学、纳米材料、材料加工成形、化学工程以及界面物理化学等的学科交叉;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跨界应用将带来无限可能。这一点在国际产业界已基本得到认同。
跨界创新的核心在于通过资源整合促进技术和产品创新,进而衍生新业态、创造新需求、开拓新发展空间。科学、技术等方面创新体现其“硬实力”,体制机制、商业模式、思想观念以及组织管理等则体现其“软实力”,两者综合才是跨界创新的真正实力。
从这一角度来说,科研体系的建设对于创新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高质量、高水平、灵活度更高的科研体系可以使创新事半功倍。很多先进国家对此已形成共识。如德国未来十年拟投入1625亿欧元以提升德国科研创新体系质量,增强德国科研水平、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之于行业而言,要让“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大框架下做好长期攻关的准备,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持续制度创新,实现创新资源共用和利益共享,最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纺织导报》副主编 赵永霞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 2023 《纺织导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9259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125号
Powered by Seek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