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日
当前,新冠疫情、地缘冲突、气候变化等重大风险点相互激荡,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面对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央强调:“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思路将深刻影响我国“十四五”期间的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格局。
有人将内循环片面理解为“自我封闭”,这是非常狭隘和短视的。学术界和产业界普遍认为,内循环不是简单的针对当前产业链供应链因疫情而中断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强国方略。其建设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攻坚点: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激发消费端需求的量级增长,维护市场稳定;二是通过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升级突破,提升产业链抵御危机的能力,促进我国核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更加完整、更具韧性、更有竞争力。通过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内需外需兼容互补,进而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从企业角度来说,只有适应新形势下的商业文明,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 7月21日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这为企业适应新的商业文明指明了方向。
纺织服装行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一直是外贸出口大户。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很多出口型企业下行压力剧增。迫于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少企业开始有意识地调整发展思路,将眼光从国外转向国内,一是从需求端着手,深入调研国内消费需求,利用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辅助进行精准开发和营销;二是结合行业“科技”“绿色”“时尚”三大定位,通过流行趋势研究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引导式产品开发;三是进一步完善供应链建设,不断提升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这些积极尝试正显现出成效。
世界是流动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无论格局如何变化,企业都需立足自身,练好内功,谋定后动再出发。
《纺织导报》副主编 赵永霞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 2025 《纺织导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9259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125号
Powered by Seek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