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科技资讯

低毛羽的新型环锭纺纱方式

4月29日

传统环锭纱的结构为小部分纤维不发生内外转移的圆锥形螺旋线,使纤维在纱线中内外缠绕联结,纱线结构紧密。由于存在加捻三角区,小部分浮游的纤维露在纱条外形成毛羽,因此纱线外观光洁柔顺程度不高。

环锭纺具有原料适应性强、纱线结构紧密、成纱质量高等特点,适用于多种纺织产品。虽然传统环锭纺成本低、原料适用性好,且环锭细纱机被工厂大规模使用,但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传统环锭纺面临着纱线毛羽多、条干均匀度差、附加值低、生产规模局限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解决传统环锭纺中毛羽较多从而影响纱线品质的问题,使纤维更好地内外转移,紧密纺、赛络纺和柔洁纺应运而生。

纤维强制集聚——紧密纺

紧密纺是在传统环锭纺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创新的新型环锭纺纱技术,又称集聚纺,其通过在传统环锭细纱机的牵伸装置上增加一个纤维集聚区,使纤维须条在进入加捻三角区前受外力向中心集聚,纤维排列平行而紧密,基本消除了浮游纤维所产生的毛羽。


紧密纺示意图

由于紧密纺成纱过程中基本消除了传统环锭纺中的加捻三角区与浮游纤维,纤维整体在纱线中的内外转移联结更加紧密,内外转移程度低于环锭纱,从而使得成纱结构紧密、毛羽大幅减少、纱线强力提高、纱线外观光洁。但紧密纺设备造价和能耗较高,且纱线手感僵硬,纺制多样化纱线难度较高。


紧密纺的纱线结构

传统的单一材料限制了紧密纺产品的性能,且在生产过程中投入成本高,应用领域存在局限。因此,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性能混纺纱线的研发上,ISLAM等通过紧密纺成功纺制了不同支数的棉/氨纶包芯纱。研究发现,紧密纺生产的包芯纱相较于环锭纺表现出较低的毛羽量、毛羽变化和棉结率,为后序生产加工弹性柔软织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梯度三角区设计——赛络纺

赛络纺是澳大利亚羊毛工业研究院(CSIRO)于1975 — 1976年发明,并与国际羊毛局(IWS)共同研究开发的新型纺纱工艺,在国内又称为并捻纺(AB纱)。该工艺结合了传统环锭纺与气流纺的优点,是在传统环锭细纱机上喂入两根保持一定间距的粗纱,经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的两根单纱须条,因捻度的传递而使单纱须条上带有少量的捻度,并合后进一步加捻成类似合股的纱线,从而达到减少毛羽的目的。


赛络纺纱示意图

赛络纺初始设计是用于毛纺领域,其纱线具有毛羽少、强力高、抗起球的特点,可达到毛纱单纱织造的效果,有利于实现毛织物的轻薄化。但在实际毛纺应用中,赛络纺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前,将赛络纺技术转用于棉纺加工领域逐渐成为趋势。在赛络纺成纱工艺方面,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双喇叭口间距大小是影响成纱结构性能的首要因素,其次是捻度和锭速。此外,由于赛络纺采用独特的喂入方式,其还能够纺制外观结构特殊、色彩丰富的花式纱线。


赛络纱的纱线结构

为了开发出多组分多性能的赛络纱,纺纱前需要对两须条进行固定安装,若牵伸速度不稳定、固定装置松散或转动过程阻涩都会导致并纱不均匀。因此,朱挺等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赛络纺纱加工辅助装置,能够稳定纱条的成纱过程,有效生产更高质量的赛络纱线。

纤维模量调控——柔洁纺

柔洁纺是在普通环锭纺纱三角区施加一个纤维柔顺处理平面,将外露在三角区的松散纤维通过热湿作用捻入纱线主体。装置的加装可以改善纤维整体在成纱后的机械性能,有效降低纱体内应力,减少纱线表面毛羽,改善纱线光洁度,进而提高纱线品质。


柔洁纺示意图

目前,研究人员在原有下压式柔顺光洁纺纱装置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沟槽集聚式柔顺光洁纺纱及约束式柔顺光洁纺纱两种新型柔洁纺成纱装置。沟槽集聚式柔洁纺结合了柔顺光洁接触平面和沟槽两者的优势,利用沟槽从多个方向对纱线进行摩擦挤压,在优化纤维自身力学性能的同时,加强了对成纱段纤维的控制,将纱条外层的纤维重新捻入纱体。约束式柔洁纺是通过约束杆对纱线进行定位约束,在约束杆捻阻作用下,纱条在与柔顺光洁处理面接触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捻回,从而减少毛羽,提高成纱品质的稳定性。

通过观察纱线放大50倍下的电镜扫描照片发现,柔洁纱的纤维内外转移程度较高。因此纱线主体结构较环锭纱更紧密,柔顺度和强力更高,外层纤维紧密包缠在纱体表面,外观光洁致密。许多等对相同工艺参数下粘胶强捻柔洁纱与环锭纱及其织物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对比,结果表明柔洁纱及其机织物的综合性能优于环锭纺制品,为高经济效益的柔软面料的研发生产提供了参考。


柔洁纱的纱线结构

更多内容,请关注纺织导报2025年第2期《环锭纺纱线结构的演化与创新发展》一文。

纺织导报网站版权及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导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导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也无法保证其内容之准确性或可靠性。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intertext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