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展会追踪

中国化纤科技大会(青岛大学 2020)暨第26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召开

2020年9月10日

金秋时节,万物丰茂。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我国各行各业运行正在逐步复苏,为世界经济增添了一抹难得的生机与亮色。9月8日,中国化纤科技大会(青岛大学 2020)暨第26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特殊时期拉开帷幕。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构建全球化纤产业命运共同体”。大会探讨了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纺织化纤行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构建全球化纤产业命运共同体,更好地满足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截至会议第一天结束,已累计超过2万人次在线上观看本次会议。



本次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青岛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青岛大学、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主办,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各相关专业委员会/分会、青岛大学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欧瑞康集团协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原会长王天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王玉忠,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汪民,青岛市即墨区副区长李黎,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纺织化纤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科技点亮化纤未来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承载着“十三五”的任务目标结点,连接着“十四五”的挑战变革发展。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作题为“科技照亮化纤未来”的主旨报告。他用 3 句话总结了化纤行业“十三五”科技发展的重点:炼化一体、功能化差异化、高性能纤维是亮点;劳动力短缺、疫情倒逼机器换人;供应链管理、品种和品质是企业间竞争和维系客户关系的核心因素。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


针对“十四五”科技发展的重点,他同样用 3 句话进行了概括 ——“塑料微粒”催生绿色科技,从机器换人到智能制造的跨越,从成本竞争到人才和核心优势竞争的过渡。此外,核心科技、智能科技、绿色科技、时尚科技、互联网科技以及品质科技将共同推进化纤行业的科技进步和高质量发展。智能科技方面,生产装备、检测、物流要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能源系统管理、设备管理要形成网络化,并构建全产业链数字化体系;绿色科技方面,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发展循环再利用技术、建立绿色发展体系,重点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包括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制备、生物原料及生物基化学纤维制备、钛系催化剂在聚酯合成中的应用等;时尚科技方面,洞察消费趋势,进行品牌培育,纤维作为原料和中间品,主要通过企业品牌以及与下游终端结合两种途径打造品牌。

端小平指出,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行业发展面临几大考验:一是企业的可持续研发和创新能力,二是从基础理论到小试、中试、量产能力的贯通,三是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的转换能力,四是企业家忍耐和学习的能力。他强调,不管面对何种考验,唯有依赖科技创新,中国的化纤事业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院士聚焦纤维材料科技发展


纤维材料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如何赋予合成纤维“功能、舒适、智能”成为产业关注的焦点。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针对功能化纤维材料的功能组分添加量多、分散性差,功能相高温加工不稳定、持久性差,功能+高感性纤维成形加工难、制成率低三大瓶颈问题,提出了有机无机杂化构筑高感性多功能纤维的学术思路,建立了全流程功能杂化技术体系,解决了合成纤维功能性和舒适性不能兼顾的产业界难题;结合纤维材料的舒适体感,探讨了现阶段服装舒适性研究的侧重点;基于制备柔性导电直至智能纤维是发展柔性器件的重中之重,通过介观杂化,实现了“软-硬”组分多级结构设计与调控,再结合构建智能纤维的新方法与新装置,所制备的连续性智能纤维在生物响应、环境感知、柔性储能、智能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指出,随着我国纤维材料产能的急剧扩张,常规纤维品种面临着同质化严重、利润率低等严峻问题,因此研究开发高附加值的功能化纤维材料是实现纺织行业差别化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途径。从化纤产业来说,主要以聚酯纤维为主体,与其他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的功能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功能改性多元化,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功能要由单一向复合、由简单向多重构筑发展;技术手段多样化,通过化学共聚、表面改性、物理共混添加等多种技术赋予纤维材料多种功能,推动国内纤维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


从全民健康防护到特殊职业需求及工程作业场所安全防护需求,纺织纤维材料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文兴带领的浙江理工大学纺织与材料相关研究团队在抗菌材料开发与应用、聚酯工业丝防护材料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研究。浙江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系副教授陈世昌代表团队主要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负载催化功能抗菌纤维新材料的制备,包括涤纶负载TiO2抗菌除甲醛、涤纶负载CuPc/TiO2抗菌、涤纶负载FePc抗菌等,实验表明纤维负载酞菁抗菌材料的抗菌效果优异;二是聚酯工业丝在安全防护领域的新应用,包括道路防护用聚酯工业丝、柔性纤维防护网、深海系泊缆绳用聚酯工业丝等。


浙江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系副教授陈世昌


命运共同体温暖全球业界同仁


疫情无法阻止全球纤维业界分享彼此之间经验和信息的初衷。会上,欧洲人造纤维协会理事长Frédéric Van Houte、日本化学纤维协会会长日觉昭广、韩国化学纤维协会会长金国镇、印度合成纤维工业协会秘书长S.C.Kapur、泰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名誉会长Mayuree Didpakdeechol、巴基斯坦聚酯短纤制造商集团  Rizwan Afzal Chaudhry、中国台湾区人造纤维制造工业同业工会理事长苏百煌等专门录制视频为大会送来祝福和支持。他们都希望本次会议可以成为一个重要契机,能够在即将来临的后疫情时代为化纤行业创造新的机遇和新的可能,希望全球纤维行业跨国界共同携手应对挑战,通过技术创新、数字赋能等方式推动化纤产业的革新,探索解决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课题。




围绕“化纤行业的挑战与机遇”,欧瑞康化学纤维事业板块CEO Georg Stausberg和欧瑞康中国区总裁王军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欧瑞康在疫情期间采取的各项预防措施及上半年经营情况。


欧瑞康化学纤维事业板块CEO Georg Stausberg及欧瑞康中国区总裁王军


Georg Stausberg表示,在新冠病毒爆发之前,中国主要化纤生产企业基于长期战略考虑已经开始整合生产链,将其生产链延伸到了石化领域,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全球业务的利润。对于化纤行业未来的挑战与机遇,Georg Stausberg认为,整个纺织行业都应紧密合作,建立全球循环经济,回收有利用价值的材料。自动化和数字化过程具有各种创新的可能性,欧瑞康将努力提供此方面的解决方案。据透露,目前其化学纤维事业板块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3年。


公益行动夯实行业发展基石


多年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始终以服务行业、服务政府、服务企业为己任,在做好化纤行业相关事务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纺织化纤行业公益基金及项目中,恒逸基金、绿宇基金、绿色纤维认证等,成效明显。大会同期举行了这几项活动的颁奖典礼。

其中,《循环再利用聚酯(PET)纤维鉴别方法的研究》等10篇论文荣获2020年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 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并列复合纺丝用原料及纤维性能研究》等24篇论文荣获二等奖,特等奖论文空缺。《关于化纤工业“十四五”发展调查的分析报告》荣获2020年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 恒逸基金”优秀软课题一等奖。



《再生聚酯黄化规律研究及色度调控关键技术》等5项课题入选2019/2020年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 绿宇基金”支持课题;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荣获2019/20年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绿宇基金”绿色贡献度企业奖;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庄耀中等10人荣获2019/20年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绿宇基金”绿色贡献度个人奖。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循环再利用涤纶短纤维、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PLA短纤维))、福建省百川资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液着色循环再利用涤纶长丝)等6家企业取得中国化纤协会绿色纤维标志产品证书和中纺标绿色纤维认证证书。



9月9日,大会进入专题报告环节。嘉宾们就如何降低纺织品废弃物危害、国内外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降解性能、化纤长丝车间智能制造全流程解决方案、我国海洋生物多糖纤维研究及产业化进展情况、闪蒸纳微纤维非织造材料研究和发展情况、纤维材料具有哪些医疗防护功效、国产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技术发展情况、基于离子液体溶剂的再生纤维素材料制备技术进展情况、疫情之下化纤企业如何促进国内外市场双循环等引领化纤产业科技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的多方面内容进行了分享和探讨。

纺织导报网站版权及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导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导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也无法保证其内容之准确性或可靠性。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intertext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