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3/14/2012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也是产业用纺织品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为了进一步提高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纺织工业综合竞争力,更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合编制发布了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规划。
应行业和企业领会规划精髓的普遍需求,作为规划编制主体的三部委,近日在《中国纺织报》联合发布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规划解读。以期从不同层面更加简明扼要地指出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快速成长期亟待攻克的关键领域和主要问题,以及赋予行业发展重要信心的政策引导功能和保障措施。
产业发展的“新四项基本原则”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纺织工业综合竞争力,更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等单位编制了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规划。
1、“十二五”是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
产业用纺织品是区别于服装、家用纺织品,经专门设计、具有工程结构特点,应用于工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土工及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新能源、农林渔业等领域的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是现代纺织工业的代表性行业,也是衡量国家纺织工业核心竞争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近年来,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加快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应用作为调整结构、扩大内需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年均增速超过16%,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提高了6.4个百分点。但产业用纺织品总体发展质量不高,高技术含量产品主要依靠进口,市场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开拓。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也是产业用纺织品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
2、全面提高产业用纺织品综合竞争力
关于指导思想。《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契机,以满足国民经济相关领域需求为重点,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自主创新,加强产需衔接,完善公共服务,注重环境友好,大力提升产业用纺织品关键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控制和高端产品设计应用水平,全面提高产业用纺织品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与相关领域健康协调发展。
关于基本原则。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是行业的突出特点,但现有企业开发生产的产品以基础材料为主,缺少对终端产品和下游行业实际需求的跟踪研究,特别是对国内高端消费市场开发严重不足,国内没有产业用纺织品的权威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也加大了产品品进入高端市场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规划》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产需衔接;以自主创新为支撑,加快技术进步;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促进集约发展;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完善公共服务”的四项基本原则,以指导产业用纺织品发展。
3、当前问题和发展潜力的指导性目标
综合考虑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所处的历史阶段、当前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潜力等因素,《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指导性目标。
一是总量增长目标。《规划》提出到2015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达到129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9.5%,行业增加值年增长12%,两个增速均高于纺织工业平均增速水平,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占纺织行业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25%。
二是技术创新目标。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研发机构建设是创新的基础,实现技术突破和高质量的产品是创新的目的。《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5%,建成具有国家级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3~5家,以骨干企业或产业集群为依托的行业公共研发、检测服务平台20家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以上。过滤材料、医用防护材料、土工合成材料生产技术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三是结构优化目标。未来五年内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销售规模超过50亿元的骨干企业3~5家,销售规模超过100亿的产业集群达到3~5家。《规划》对结构目标的提出在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产品结构,增强骨干企业实力,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四是节能减排目标。产业用纺织品流程短、效率高,能源用水消耗水平低于传统纺织服装,只有水刺非织造布用水量较大。针对产业用纺织品特点,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8%,水刺非织造布工艺用水回用率提高到95%,回收再利用纤维占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的比例达到20%。
快速成长期亟待解决跨行业窘境
4、产业发展环境好于上个五年
一是产业用纺织品需求潜力大。产业用纺织品应用于二十多个领域,其替代传统材料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市场应用尚处在初级阶段,尤其随着人民生活改善以及绿色发展要求的提高,产业用纺织品在医疗卫生、建筑交通、节能环保、安全防护、新能源等领域市场空间巨大。
二是产业用纺织品是纺织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产业用纺织品技术要求高,应用范围广,是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领域,是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用纺织品发展在行业内已形成共识。
三是支撑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条件逐步完善。国务院颁布了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既为产业用纺织品提供技术支撑,也创造了新需求。
同时,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产业用纺织品新技术应用能力、企业实力均明显提高,为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基础。
5、制约行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突出
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应用均处于成长期,跨行业应用特征明显,制约行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是产需衔接不足。产业链协同开发不足,专用纤维原料、装备、制品及应用领域不能形成有效对接,影响产业用纺织品的市场开拓。生产领域的产品标准与应用领域的使用规范不够协调统一,产业用纺织品的权威检测和认证机构的缺失,制约产品进入高端应用市场。
二是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用纺织品小企业多,对完整产业链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少,中低档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高性能产品主要依赖进口或由跨国公司主导。
三是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研发投入少,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缺乏,行业技术服务平台缺失,加上跨国公司在技术和市场中所居的强势地位,影响了国内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
6、加快应用标准的制修订和衔接配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要着力完成好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自主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快速发展多是基于低成本替代,以满足数量需求为主,自主创新技术缺乏,产品以加工模仿为主,附加值不高。因此,需要加强产学研用创新体制建设,加强材料、成型技术、应用评价等基础研究,加快关键装备和产品的产业化开发,突破制约高端产品生产的共性技术。
二是促进产需衔接,完善产业配套。加强与材料企业的配合,发展专用纤维材料,高性能纤维稳定质量、降低成本,差别化纤维增加功能性和专用品种。促进产业用纺织品企业与终端制品以及用户的协同开发,提高工程化和专业化服务能力。
三是完善平
主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主管: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ISSN 1003-3025 CN11-1714/TS
姓名: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