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09:15:33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点/焦点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品开发贡献奖(图)

发表时间:11/9/2007

[新闻链接]

2007年10月30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纺织创新年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23家企业2007年度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品开发贡献奖”,目的是使这些优秀企业在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模式和先进经验得到推广,成为行业的一种财富,使中国纺织工业真正成为创新型产业、资源节约型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

与创新合拍,贡献奖设置恰逢其时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题,是产业进步的灵魂,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普及创新理念、提升创新能力,是中国纺织产业保持活力,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源泉。 为鼓励和促进我国纺织企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创新,树立中国纺织行业产品开发创新先锋企业,弘扬值得尊敬与学习的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全面提高中国纺织企业及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全行业组织开展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品开发贡献奖”的评选工作。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品开发贡献奖”的设置恰逢其时,正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所剖析的:在大经济形势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升级的核心,也是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党的十七大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200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品开发贡献”奖表彰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创意设计到营销网络的增值创新,纵向组织和横向联合的产业链创新,营销管理体制到营销网络的扩展创新等多个方面。他表示:在全行业中应对这些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和创新模式进行大力推广,使其成为行业的一种财富,使中国纺织产业真正成为创新型产业、资源节约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

角度多样,创新闪现不同亮点
200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品开发贡献奖”以产品开发创新推动企业品牌增值为核心关注目标,评选指标强调注重科技贡献率与品牌贡献率,从产品开发和创新管理两个层面展开,涵盖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绿色创新、产业链集成创新几大方面亮点。产品开发层面倡导企业从社会需求及生活方式出发,注重文化传承和技术创新,自主设计、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原创产品,评定范围包括市场导向、技术创新、节能环保、文化传承、产生效益、示范作用等方面;创新管理层面倡导企业注重可持续发展,制定产品开发战略与管理流程,积极开展产品品牌建设、营销推广、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建设,以及整合资源形成产业链集成创新,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在为此次“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品开发贡献奖”颁奖时做了精彩点评,他表示:获奖的23家企业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都有自己突出的优秀业绩,颁奖不是目的而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一方面它肯定了行业中在产品开发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另一方面也给纺织服装行业一个强烈的信号,或者说是指明了一个方向——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到底应该做什么?

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的硬道理
技术创新突出的有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每一家均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企业特点,拥有在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先进经验。如江苏华佳的产学研结合机制,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和品牌提升。福建凤竹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和质量体系建设,为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山东海龙专注于抗菌、环保、高强力、差别化、功能化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研发和推广,新品市场化率达95.2%,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山东德棉以流行趋势带动产品开发,通过高附加值产品创造盈利空间。安徽华茂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质量、高端产品、低成本”为产品战略定位,并注重信息化建设,28.87%的毛利润率使企业经济效益处于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浙江天圣关注“设备、原料、技术、工艺、人才”五要素,为产品创新提供了保证。山东同大拥有清晰的产品开发定位,实施以核心技术攻关为突破口的开发战略,形成产品系列化,建立了生产与营销的有机联系。

营销创新——开拓市场的利器
营销创新方面,旭荣集团根据市场需求定位产品,运用营销组合策略,整合改变产品开发组织方式,围绕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定位推动自身产品的研发与服务。依文企业集团的情感营销模式,赢取了消费者的持久信赖,提升了品牌价值。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把企业定位在行业发展的平台上,研究并发布丝绸产品流行趋势,且围绕营销平台和销售网络建立了整合创新平台。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的特点是不盲目求大,而追求准确且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定位,近年来在女装面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在锦纶产品开发方面求精求细,在细分市场和产品领域里找到了适合企业的发展之路。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合,构建无缝供应链运营体系,同时企业内部也围绕产品开发建立了相应的配套研发体系。

文化创新——凝结在品牌上的精华
浙江洁丽雅毛巾有限公司突出品牌形象,在与“品牌”相关的质量建设、形象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成绩。状态服装设计(珠海)有限公司的“例外”品牌,是中国服装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典范,企业走设计师品牌路线,把文化含量和市场推广进行了有机结合,提升了服装文化含量。可大毛纺有限公司建立了兼具科学性与操作性的培训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成都海蓉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激情进取、志在超越”为基础,拥有优秀的产业用产品开发团队。以上这些企业通过文化创新,不断加强企业凝聚力,进而为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绿色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绿色环保是近年来行业关注的重点,其不仅要求企业在产品定位和产品生产阶段注重环保概念,在管理与营销层面也要求企业同样贯彻绿色理念,为企业自身、纺织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山西绿洲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主打绿色产品,在生产过程和经营理念上强调环保概念。南通大东有限公司的清洁生产工艺和终端治理,倡导绿色管理和绿色营销,在行业内有突出表现。

产业链集成创新——产业发展的目标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既在横向上完善自己的产业覆盖面,同时更在纵向上进行了产业上中下游的产品集成创新。此外,企业正在向零售终端延伸,其不仅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生产型企业,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为消费者直接提供产品、提供服务、提供生活方式导向的服务型企业(ITAT项目)。江苏金太阳卧室用品有限公司实施“品牌家纺企业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创新设计和整合营销,确立了企业在外销市场的服务导向性质,其核心是设计创新能力。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游产业紧密配合,整合上游资源,强强联合的开发模式使企业的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鲁泰与陶氏化学的成功合作,为我们的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江苏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是专业化市场与企业集群互动发展的产业集群创新典范,其在规模上名列专业市场前茅,并通过对流行趋势的研究与发布、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优秀业绩。

此次获得200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品开发贡献奖”的优秀企业是纺织产业集成创新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