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09:15:33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企业动态

OEKO-TEX® Standard 100现场审核 助力持证企业提升认证性价比

发表时间:6/13/2015

为了更好地向全球范围内OEKOTEX® Standard 100持证企业提供支持并帮助其优化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国际环保纺织协会(OEKO-TEX®)从2010年4月起对所有持证企业进行每3 年一次的现场审核。现场审核是由独立的OEKO-TEX®审核员到持证企业进行有关OEKO-TEX® Standard 100质量保证要求方面的符合性检查,并提供个性化的技术支持方案。

OEKO-TEX® Standard 100现场审核已经执行了 5 个年头,据OEKOTEX®在中国的官方代表机构TESTEX瑞士纺织检定有限公司统计,截至目前,其北京公司已经执行了共计916次现场审核,有53家企业需在审核后进行整改,5家严重违规的企业被直接吊销证书。其中,还有 3 次属于突击审核,均因为持证企业悬挂OEKO-TEX® Standard 100标识的获证产品在欧洲市场上被检出有害物质超标。受审企业中,81.4%的企业是工厂,而贸易公司的比列仅占18.6%。受审企业集中分布在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福建五大纺织业密集的省份,占据了约81%的比例。

OEKO-TEX®开展现场审核,意在更好地促进认证机构和持证企业之间关于认证所必须的重要信息进行交换,通过审核员对持证企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参观考察,发现企业存在的管理漏洞,以协助其在生产OEKO-TEX®Standard 100获证产品的流程中达到良好的可控制性及可追溯性。

在2010年开展审核初期,由于部分企业对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的片面理解,未能准确把握认证产品范围的划定及证书的使用原则,审核员时常在审核过程中发现认证企业申报的产品范围过窄,证书被误用和滥用等情况。例如,只有企业的认证负责人清楚其原材料的申报范围和产品的认证范围,而与产品相关的其他部门均不明确,那么按照申报内容进行生产就更是无从谈起。再比如,持证企业拿到证书后拥有了标识使用权,但并不清楚只有持证产品才可以挂标的原则,而对所有产品的包装上都加贴了OEKO-TEX® Standard100标识。更有甚者,企业把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与其他认证相互混淆,套用其他认证的方法,以至于花了大价钱却认证了企业根本不会销售的产品。以上种种现象的发生,都说明了OEKO-TEX®进行现场审核的必要性。

现场审核为认证机构提供一个全面了解企业生产和销售情况的机会,从而可以针对在认证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为企业提供系统的建议。这包括如何提高证书的适用性,如何完善染料、化学品和助剂的管控等。除了对质量控制方面提供建议外,审核员还会对如何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正确、合法地使用OEKOTEX®标识提供建议。经过长时间的审核经验积累,审核已由最初的单一检查、发现问题、要求整改,到现如今的沟通和传递正确的认证信息,协助企业规范管理并预防漏洞。

到2013年底,之前的所有持证企业均经历了第一次现场审核。绝大多数企业通过审核发现了自身的问题。企业逐步完善了认证产品范围的合理性,做到合理选择合理利用;加强了对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可追溯性的要求,做到所有相关部门及人员清楚认证产品范围,并通过各种措施保证认证产品的原材料不被错用、滥用;规范了标识使用规定,做到只有通过认证的产品悬挂OEKO-TEX®Standard 100标识,不乱挂,不错挂。

截止到2015年5月底,现场审核的一次性通过率达到93.7%,1/4企业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审核。较第一轮审核来看,整改问题较严重的企业比例已由原来的40%降低到20%。绝大多数企业都能够一次性通过现场审核,并且将其完善的质量体系影响并传递到其供应链中。现场审核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工厂检查,而是通过与企业面对面地沟通交流,来帮助企业完善管理的必要有效措施。通过现场审核提升企业自身认知度,从而完善对市场和产品的管理。

(来源:纺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