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09:15:33
您的位置:首页展览会议展会追踪

第十届亚洲化纤会议的重要议题

发表时间:5/18/2015

2015年5月14日,第十届亚洲化纤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中国台北、印度尼西亚共9个国家和地区的化纤协会组织高层代表团参加了本届会议。本次会议还特约越南纺织化纤代表团作为观察员参会。

莅临本次会议的还有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工程院等各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开幕式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向东主持。

 

端小平接任亚洲化纤产业联盟轮值主席

根据亚洲化纤产业联盟章程,亚洲化纤产业联盟轮值主席、泰国化纤协会会长-Mayureen女士两年任期届满,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先生接任亚洲化纤产业联盟轮值主席,印度合纤协会会长-Rajen Udeshi先生担任副主席,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玉萍女士担任秘书长。

端小平表示,中国化纤协会作为轮值主席,将充分利用亚洲化纤会议的平台,积极推动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希望两天议程中,共同分享各国、各地区的行业发展现状、中长期市场需求预测、贸易政策、技术与产品开发、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观点。

一、亚洲化纤会议之特别议题一

题目:中国纺织工业:“十三五”期间发展规划

报告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

1. 中国纺织产业现状

2014年,中国纺织工业总产值67000亿元,2015年将超过70000亿元人民币;出口2014年超过3000亿美元,已经超过“十二五”制定的目标;纤维加工总量2014年达到5000万吨,2015年达到“十二五”制定的5150万吨的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2. 新常态下面临的问题

在新常态下,中国纺织工业将面临国内棉花市场和用棉形势依然复杂、化纤产能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节能环保约束压力增大、产业布局调整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以及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压力突出的问题。

3. “十三五”期间中国纺织发展要点

“十三五”期间,中国纺织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全面推进品牌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和促进产业聚群升级。数字化、智能化加工制造和装备;纤维材料开发及产业用纺织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创新;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是今后的发展重点。

二、亚洲化纤会议之特别议题二

题目:纤维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报告人: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

1.新型纤维材料

2. 化纤的应用领域

随着化纤行业的技术进步,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化纤不仅是服装服饰、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的原料,而且是基本材料和工程 材料。如涉及家用服饰、产业应用航空航天以及生物医用等。

3. 化纤的研究方向及进展

高性能化:缩小理论强度和实际强度的差值

多功能化:有机-无机杂化技术实现纤维功能的裁剪

生物质化: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替代石油基高分子材料

智能化:  智能材料及其纤维的构筑与实现

三、印度行业形势研究

1.印度有充足的原材料保证化纤的生产。2014年,化纤原料产能分别为:PX 3068 kt、PTA 4075kt、聚酯切片800kt、己内酰胺125kt、丙烯腈 38kt。

2.2014-2015财政年度化纤产量(预计),涤纶长丝3070kt、涤纶短纤1310kt、粘胶短纤306kt、腈纶短纤77kt、粘胶长丝37kt、锦纶帘子线69kt、锦纶帘子布68kt。

3.国内消费和贸易增长维持在健康比例。

4.印度的加工成本处于较低水平。

5.政府出台对消费者友好的政策。

四、印尼化纤产业

1、化纤行业现状

(1)涤纶的消费量预计为每年增长4%。锦纶和腈纶纤维的消费量将保持稳定。粘胶纤维的消费量预计为每年增长5%。

(2)2015年的涤纶总产能(涤纶短纤和涤纶长丝)将达到176万吨。

(3)涤纶产业的出口量将继续保持在目前的水平。

(3)原材料昂贵且价格波动大和能源的高成本可能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4)国内价格可能会因较廉价的进口而受承受周期性的压力。

(5)在上游,PTA仍将是自给自足的,MEG仍将依赖于进口。

2、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

(1)改进行业的基础设施,包括提高港口效率,提高全球竞争力。

(2)改进能源政策,支持行业的合理价格。

(3)适当采纳法律认可的贸易救济措施,如保障措施和反倾销措施。

(4)修订劳动法,使其灵活并有利于行业活动。

3、全球范围内工业所面临的挑战

(1)能源的高成本和提高人力成本破坏了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紧急研发需要研发高效节能和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2)原材料昂贵且价格波动大,可能因下游产业没有如此的强大而导致商业氛围不稳定。

4、未来展望

(1)政府和纺织工业正在解决行业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并自2007年以来已经开始了对下游行业的现代化和投资。这将提高竞争优势,刺激国内对行业产品的需求。2015年的政策重点预计将更多地放在机织和针织行业上。

(2)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和政治局势不断改善,并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将有助于我们行业的发展。

(3)2015年,纺织品和服装的总出口量目标为达到130亿美元。

(4)印度尼西亚将继续在亚洲的化纤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日本化学纤维产业现况

1、化纤行业现状

(1)2014年化学纤维产量为97.6万公吨,较前一年度减少0.4%。

(2)纤维素纤维、 氨纶及聚酯短纤产量增加, 但聚酯长丝的产量出现二位数的减少。

(3)中国是日本最大进口国及出口国,但目前其所占比重持续减少。自从2008年日本与东盟(ASEAN) 的经济合作伙伴协议(AJCEP)生效后,东盟各国所占比重持续增加。

(4)2014年日本纺织出口量较前一年度增加3.5% ,纺织进口量亦增加1%。

(5)化学纤维的出口量减少0.7%,进口量增加13.7%。

2、日本化纤产业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1)强化技术开发及拓展应用领域

(2) 深化与潜在应用领域的产业进行跨产业合作

(3)促进标准化作业(JIS/ISO)

(4)推升再组织化及全球化的结构

(5)加强环境保护责任

六、韩国化学纤维产业现况

1、化纤行业现状

(1)2014年韩国纺织总出口值仍有159亿美元,与前一年度相似,进口值为147亿美元,较前一年度增加8.4%。

(2)2014年化学纤维产量为97.6万公吨,较前一年度减少0.4% 。纤维素纤维、 聚胺丝及聚酯棉产量增加, 但聚酯丝的产量出现二位数的减少。纺织产业占该国总出口/进口均为2.8% ,占总产业企业数8.8% ,占总员工人数6.0% ,占总产值3.0%

(3)2014 年韩国化纤总产量为 136.7万公吨,较前一年度减少6.2% 。聚酯棉较前一年度增加1.9%,但其他产品项目则较前一年度减少,如:聚酯丝减少11.2%, 聚胺丝减少10.5, 聚丙烯腈棉减少8.6%。

(4)韩国化学纤维总进口值为12.24亿美元、总进口量为 42.1 万公吨,分别较前一年度成长12.2% 、 23.7% 。其中聚酯丝进口25.9万公吨,较前一年度成长38.6% 。

2、面临机遇与挑战

(1)由于全球经济复苏迟缓导致需求低迷及价格下跌, 2014年韩国化学纤维产业获利降低。

(2)产业应该持续开发新产品及技术,以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及需求,同时藉由与美国、欧盟及中国大陆签订的自由贸易协议致力拓展外销。

3、未来策略

(1)拓展产业营运范围,由一般服饰转移至高功能服饰及产业用原料发展,开发新的素材及促使产业整合。

(2)透过与产品用户公司合作开发新产品及应用领域。拓展市场需求及附加价值产品的新应用领域,着重于产业用原料、非服饰项目及特殊纤维,包括:高功能性及附加价值服饰。

七、马来西亚化学纤维产业现况

1、化纤行业现状

(1)2012~2014年化学纤维产能稳定,51~52万公吨,开工率约83 % ~ 86% 。

(2)2014年化学纤维外销量为39万公吨,占总销售量 71% ,而内销量占29%。 外销量成长7% ,而内销量衰退 18%。

(3)连续几年来,化学纤维国内消费量减少,由 2012年19.2万公吨 减少至2014年的17.4万公吨,主要因素是由于该国纺织主要产业的产能缩减。

2、面临机遇与挑战

(1)由于产能未能充份利用及市场状况不稳定,化学纤维产业长期产能过剩。

(2)由于市场景气不佳造成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廉价销售导致边际利润低及引发贸易争端。

(3)上游原料价格变化波动大,造成化学纤维产业营运的不确定性及风险的提高。

3、未来展望

(1)马来西亚化学纤维、纺织及成衣之国内市场小,需仰赖出口以促进发展。

(2)由生产差异化产品及价值链的提升,促使产业得以维持其竞争性。

(3)各企业有效率地采取下述策略以因应挑战,包括:下游朝向纤维上游整合、结合其他相关产业以扩大产品多样化、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营运、善用自由贸易协议的优势,特别是区域范围广大的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贸易区,以促进贸易发展。

八、巴基斯坦聚酯短纤维产业现况

1、化纤行业现状

(1)2014年聚酯短纤产能约为56.6万公吨,占据全球第三大的地位。 同时,亦为全球第四大聚酯短纤维消费国家,仅次于中国、印度及美国,2014年消费约为46.8万吨。

(2)尽管充满挑战,但巴基斯坦人口众多且具有竞争力的纺纱、织布、成衣产业,对消费强劲的增长有相当大的贡献。

(3)巴基斯坦为人均纤维消费量偏低的国家之一,2013年人均纤维消费量约为5.7公斤,仍有很大的的成长空间。

2、面临机遇与挑战

(1)全球经济低迷:欧洲及美国二大主要出口市场成长迟缓,导致出口需求低。巴基斯坦卢比对欧元升值对出口造成影响。

(2)企业成本高:上游产业的企业成本低于已开发国家。高资金成本。缺乏基础建设。能源成本高。

(3)能源危机:对下游产业造成负面影响。能源投资以自给自足为主,以取代进入新的市场/产品。

(4)挑战:对聚酯短纤产业不当的关税保护。远东地区出口厂商持续倾销聚酯短纤。

3、未来展望

(1)产业已采取自救措施以解决能源危机,及提升产业成长率。

(2)2014年1月欧盟提供巴基斯坦10年的普遍优惠制关税, 每3年检阅, 预期对巴基斯坦出口有相当大的帮助。

九、台湾化纤产业的现况、发展方向及结构转变

1、化纤行业现状

(1)2014年人造纤维生产量2,777千公吨; 涤纶长丝和氨纶产量位列全球前三。

(2)2014年人造纤维销售量 2,742千公吨 ,外销全球─亚洲、美洲、西欧、东欧、中东、非洲、澳洲等各大洲,计81个国家 。长纤下游加工能力强,因此内销比重普遍超过 50% 。 聚酯丝、聚酯加工丝内销比重高达84% 。短纤内销约30%,出口比重均70%。聚酯棉出口量是所有纤维中最大的品项,营销全球80余国。

(3)近3—5年,台湾的人造纤维产量均维持约 280 万公吨,产业已不再朝向“量”的扩充。 其成长的动能在于差异化的思维 、差异化的策略、差异化的产品、差异化的市场。

2、台湾人造纤维产业发展方向

(1)厂商将事业经营触角向后延伸到上游领域,以及向前延伸到下游领域,进行垂直整合,或横向扩展进行水平整合,以及品牌识别整合。

(2)产品生命周期短暂,快速反应客制化产品。

(3) 集团资源丰富,可进行规模生产、国际布局。

(4) 产业结构,提升竞争能力。

(5)差异化新产品开发:追求时尚品味,兼具轻量机能;发热衣、凉感衣、智慧衣 复合机能的完美呈现;节能减碳 ,创造绿色产业价值链;发展关键利基,调整产业结构。

(6)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十、泰国化纤产业现状

1、化纤行业现状

2014年,泰国化学纤维产量为78.805万吨,化纤出口额为600.1百万美元,化纤进口额为182.3百万美元。

2、泰国化纤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1)经济放缓 ,国内需求和出口需求低迷 ,自由进口商品价格较低 。

(2)运营成本较高,能源价格高,劳动力缺乏以及成本较高。

(3)法规,严格的监管环境,欧盟削减普惠制,非关税壁垒。

3、泰国化纤未来的发展

发挥泰国在东盟国自由流通的劳动力和商品的优势,促进东盟安全和纺织品标准的建立,将化纤发展与泰国文化软实力和当代时尚相结合。

十一、中国化纤行业发展现况及展望——2014年运行及2015年预测

1、化纤行业现状

(1)2014年,中国化纤产量4390万吨,同比增长5.5%,比2013年下降2.4个百分点,自2010年起,中国化纤产量增速逐年下降,这是产业处于调整期的正常表现,也是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

(2)2014年,中国进口化纤82.21万吨,同比减少5.68%;出口化纤324.59万吨,是进口量的4倍,同比增长21.13%,比2013年增速提高12.56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弱复苏的情况下,我国化纤出口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反映出我国化纤产品的开发能力在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3)中国化纤行业投资更趋理性。2014年,新开工项目数同比减少4.53%,是2009年之后再一次出现负增长。

(4)2014年化纤市场需求较为平淡,化纤产品价格上半年相对平稳。2014年,中国化纤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8.5%。化纤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77.3亿元,同比增长11.21%。

2、面临机遇与挑战

(1)2014年聚酯新增产能348万吨,仅占年初统计的计划投产项目的一半;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短纤与棉价差缩小;化纤行业并购重组取得进展,天津石化、洛阳石化等四家国有企业的PTA装置进入落后产能淘汰阶段。

(2)2015年中国化纤行业整体运行可能好于2014年。要着重引导化解产能过剩,优化存量、控制增量、拓展应用;继续做好行业自律工作,保障行业平稳运行;节能减排压力仍然突出,大力推广节能减排先进技术,色丝也要抓住发展机遇;加快推动兼并重组,提升集中度,加快落后产能退出。

3、未来展望

(1)2015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弱复苏态势,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将为中国化纤行业创造平稳运行的宏观环境。纺织行业平稳增长使化纤需求有望好转。国际油价可能前抑后扬,化纤产品价格可能随之反弹,但PTA过剩局面难改,仍需要依靠减产来稳定市场,加上聚酯涤纶新增产能的压力,预计涤纶产品反弹力度不大。中国化纤行业整体发展运行可能略好于2014年。

(2)预计2015年化纤产量4600万吨,增长5%左右;利润总额比上年有所增长,运行质量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