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5/8/2015
新经济、新思维——互联网条件下的金融创新与企业发展
——陈剑峰 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讯网)首席运营官
陈剑锋以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一段名言开场,与大家分享了他对这个时代互联网和金融的一些看法。“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也是一个愚昧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
陈剑锋表示,中国VC/PE已经进入2.0时代,市场资金充裕,机构投资活跃。截至2014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活跃的VC/PE机构超过了8000家,管理资本量超过了4万亿人民币,市场规模较20年前实现了质的飞跃;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由于参与者和资金的进入和积累,市场竞争程度不断提升,投资压力和项目估值水平均节节攀升;股权投资机构从小作坊到大资管,业务内涵和外延,投资范围和类别均有大变化;近年来,一些老牌VC/PE机构的一批合伙人离职创业,促使一批新基金诞生。
同时,各级投资机构和资本市场更加成熟,多渠道退出机制基本完善。2014年共有61家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IPO,远高于2013年的15家,IPO融资总额达到72亿美元,创3年来新高;未来转板机制的建立有望进一步激活新三板;并购市场高度活跃,给资本带来大量的退出机会;融资融券、私募基金、民间股票配置平台的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大规模形成和发展。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传统行业应抓紧与互联网靠岸,”陈剑锋针对当前的热点“互联网+”表示,“理性可能会迟到,但是理性永远不会缺席。”互联网在过去的十几年其实一直不断地在改变着所有行业,从信息领域开始,从诞生的那天起互联网就以破坏阻断信息的交流为使命,实现无障碍的交流和沟通。由德国人提出的工业4.0计划更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同样金融领域的创新也离不开互联网。
社会关系的演变和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不但改变了生产方式,还改变了社会组织关系、金融关系和资本关系。在信息文明社会,随着互联网无处不在的应用,人人相联、人物相联、物物相联成为基本状态,社会大规模的互相关联的数据体系形成。生产方式表现为个性化和品牌口碑化,用户广泛参与生产的各个环节,企业主要依靠产品质量和服务进行品牌建设。同时依赖社交体系和大数据体系的信用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直接融资模式广泛发展,互联网跨主权的信用贷币形成。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实现了物流、信息和资金流的高度统一,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业务、P2P小额信贷替代传统存贷款业务、众筹融资替代传统证券业务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发展趋势。
最后,陈剑锋结合自己的认识给中国纺织企业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关注资本市场最新的资本运作如移动支付、P2P小额信贷和众筹融资,这是纺织行业要考虑的头等事情。第二,纺织企业应重视质量,加快个性化生产布局,用大规模的方法来实现,用智能生产和数据集成的方法来最终完成个性化生产。
资本市场拥抱转型创新的纺织工业
——胡刘斌 东方花旗证券董事总经理
胡刘斌在演讲中主要对资本市场、新三板市场和并购市场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
资本市场主要分为证券市场、长期信贷市场和衍生工具市场,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就是筹集资金、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中介。目前中国初步建立了主板市场、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和股权众筹市场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中国的GDP为60多万亿,而2015年3月中国上市公司总市值为47.70万亿元,相比发达国家1:1的概念,说明整个市场资产证券化率并不是特别高,更多的企业可能会进入到资本市场,我们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胡刘斌表示,“从筹资来看,整个3月份证券市场的筹资金额为1200亿左右,全年大概会达到五六千亿左右的规模。这是资本市场的概况。”
新三板的低门槛特点,为高成长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新三板主要是专业机构投资者,提高了资源优化配置的精准性;新三板的注册制特点,有利于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增加了融资的便利性、重组的便利性,提高了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功能。他认为新三板一定会诞生中国最伟大的企业之一。
截至2015年4月10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家数为2220家(今年一月份增加了292家,二月份增加130家,三月份增加156家),待挂牌企业超过140家,目前在审企业700多家,券商已签约的拟挂牌公司达到3700多家。合理预期,新三板挂牌公司2015年底将超过4000家。根据2013年和2014年的综报利润增速来看,新三板中前50名的企业,最低净利润也超过了5000万,平均净利润已经达到9000多万,其增速远远高于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新三板市场化的运作,也吸引了境内外上市公司子公司纷纷回归国内挂牌新三板。
挂牌时间短、融资效率高以及备案制的挂牌方式,将给创新转型中的纺织企业在新三板上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纺织企业不但可以在新三板挂牌融资,还可以在新三板上寻找并购重组的机会,同样可以收购新三板上高成长的企业。胡刘斌为现场听众详细介绍了新三板的挂牌流程、挂牌要求,他表示,对于规范性的要求,新三板挂牌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差异很小。
并购重组为拟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提供了资本流动的途径和渠道,各产业将通过并购重组获得发展机会。从并购方式来看,协议收购、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增资、合并、要约收购、二级市场收购等。从并购目的来看,横向整合的数量和金额最多;财务投资、多元化战略其次;另外,整体上市、买壳上市等重大资产重组倍受市场欢迎,乌鸦变凤凰的借壳戏码不断上演,稀缺的壳资源价格也不断升温。并购重组不但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相对IPO,通过并购重组进入资本市场更加简单、快速。
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市场共完成964起并购交易,披露金额的884起交易,交易总价值约为7983.44亿元,平均每起案例交易价值约9.03亿元;其中纺织行业36起,交易总价将近60亿。2013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647起(48起未披露金额)交易,交易总价值约为5940.92亿元。2014年中国市场并购交易数量较上年暴涨将近一倍,交易金额较上年上涨34.38%。此外,从国企到民企、从资源到技术和品牌、从南半球到北半球的海外并购也开始兴起。
最后在跟大家分享纺织行业的资本运作情况时,胡刘斌指出,服装行业作为万亿级的市场,需求分散,产业链长且复杂,行业领先者利用龙头禀赋实力+资本优势卡位新领域+互联网改造,将有望实现跨越式成长。服装电商的本质是互联网对流通零售端的改造。未来产品设计将实现从品牌B端融合C端消费需求的双向驱动,传统服装供应从订货制逐渐进阶为消费端大数据驱动的C2B模式乃大势所趋,实现柔性生产。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O2O模式将是服装行业主流商业模式,传统品牌有望主导。
资本市场是企业实现转型必不可少的助推剂和催化剂,服装企业可以通过收购互联网企业或自身通过纵向拓展实现互联网+。在资本市场“捷足先登”的服装企业,将通过投资并购等资本手段更快地开展资源整合,从而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领先身位,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推动企业朝集团化、规模化发展。
“在资本市场改革和扩容的背景下,在资本的渗透和催化作用下,服装企业将在更多元和更复合的层面上发展和竞争,服装行业已经进入资本时代。”胡刘斌总结道。
助推两化融合,打造智慧企业
——(红豆集团)中国纺织材料交易中心总经理郭建军
郭建军以“助推两化融合,打造智慧企业”为主题,为大家分享了红豆集团是如何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和产业链的信息化整合,实现纺织原料、面料、成衣以及线上线下营销渠道的立体化、全方位的经营格局,并成为国家两化融合的示范单位。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产业的运营格局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今,企业需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红豆集团从财务管理、商务平台、企业事务、移动业务、金融业务和业务模块等6个方面出发,不断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同时完善全产业链的布局,结合自身行业,以互联网+纺织,用信息化整合产业链,实现了从原料、面料、加工到成衣制作的一体化。如红豆集团建成了国内首家从事纺织材料现货交易的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中国纺织材料交易中心;建成的中国面料馆网络平台是集多种服务于一身的纺织流行面辅料博览、展示、采样中心,为纺织面辅料供需双方提供了专业化、系统化、低成本、高效率的营销服务;还包括自主经营的一站式服装网购平台——红豆商城。
“从打造智慧企业来说,红豆集团也是捷足先登,获得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的第四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并借此提出‘智慧服装’理念,”郭建军说道,“红豆集团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也希望以自身的信息化经验和两化融合示范效应为基础,通过红豆电信将拓展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信息化业务,以移动转售服务为助推,带动纺织业两化深度融合。”
在分享红豆集团产融结合的新亮点时,郭建军表示,2001年,红豆股份上市,开始了资本运营,改善了公司的资本结构,促进了集团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红豆集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8年,红豆集团财务公司成立,正式铺开了红豆集团的产融结合的道路,改变了原来资金分散在集团及各成员单管的局面,实现了资金集中管理,并以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了资金的增值;2014年红豆杉正式登陆新三板,同年红豆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此外红豆集团还先后涉足商业银行、投资管理、人寿保险、担保增信、私募基金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多元化结合。
郭建军在总结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是顶层设计,“互联网+”是行动指南。“互联网+”是新常态经济下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制造2025”全面启航,中国迎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历史性交汇。“互联网+”将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资本市场将是未来五年中国的风口。金融资本,因其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成为企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跨越式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而打造全产业链企业以及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更加需要金融平台的有效支撑。
主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主管: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ISSN 1003-3025 CN11-1714/TS
姓名: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