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11/19/2007
在近日召开的2007年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的同期,《华夏地理》杂志组织了一场以中国丝绸为主题的深度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苏州大学徐世清教授、江苏民营企业家王春花、“华服大师”服装设计师一慧、上海旗袍业的“老法师”褚宏生以及建筑家居设计师梁建国等参与了这场讨论。
在徐世清看来,丝绸更多的社会影响和价值增长点还在于它的文化内涵。他认为,如果本土丝绸品牌要想掌握文化的实质,就必须从丝绸堆里抬起头来,请社会学家、设计师、文化人类学家、工程师、作家、诗人、心理学家等一起来研究。不是来研究丝绸本身,而是来研究丝绸的终端消费者如何使用丝绸。
国内相关领域的科学家近年来致力于以科学手段寻求技术突破。2003年,西南大学桑学重点实验室成功绘制出家蚕基因框架图,并在《科学》上发表。三年之后,该实验室研制成功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中国蚕基因组计划项目主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说,中国家蚕基因组研究的重大突破将使传统的蚕丝绸业的改造看到了曙光。
与此同时,丝绸产业经济链也出现了积极寻求品牌建设的发展思路。由缫丝女工成长为丝绸企业老板的王春花,正在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虽然短期内还难以让世界丝绸品牌格局产生根本性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品牌意识的增强,意味着新的丝绸游戏规则即将发生转变。
(来源:中国纺织报/王棋)
主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主管: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ISSN 1003-3025 CN11-1714/TS
姓名: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