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09:15:33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新闻

加快针织业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融合

发表时间:12/7/2007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四届三次理事会暨中国针织行业发展论坛召开了。记者从会上获悉,全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经济运行良好。今年,针织企业积极贯彻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始终将清洁生产作为促进企业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然而,为确保完成“十一五”末单位能耗降低20%、用水量降低30%、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10%的约束性指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依然是全行业所要面临的一大课题。因此,在中国针织行业发展论坛的科技发展论坛,以引导针织企业节能、节水、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力图让企业把节能降耗工作贯穿于生产各个环节,在行业内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模式。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在中国针织行业发展论坛的市场发展论坛,则全面阐述了在一个现代化的制造企业中,如何提高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程度,使各个层面的管理人员能够像大脑指挥双手一样,控制生产管理过程有序、高效的接力协作。而ERP信息系统建设正是能够使其生产管理环节畅通无阻的有效途径,它是让纺织业这个传统行业重获新生的技术革新。

在新的发展时期,品牌建设已成为针织企业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必要渠道。行业发展论坛引导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和品牌建设,为针织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科技发展论坛
以工艺创新作技术支持□江苏东渡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徐卫民
东渡纺织以“清洁生产”为抓手,发展循环经济,始终把节能降耗工作贯穿于生产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了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模式。以工艺创新作技术支持是东渡纺织贯彻节能减排的一大特点。公司与东华大学、江南大学等大专院校合作,常年和汽巴、科莱恩等国际著名染化料公司保持技术协作,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注重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保障。东渡纺织率先引进低温型染色工艺,比常规染色工艺温度降低了20℃~40℃,每吨布节约能源17%,减少了空气硫污染。由于该工艺染料上染率高,减少水洗次数,每吨布用水降低了2 0吨。公司通过控制生物酶在染色领域的应用,缩短染色时间,减少染色用水。公司研发中心通过和科研单位的联合开发,使精炼酶、除氧酶、碱性抛光酶在染色上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吨布节约用水15%,COD值降低20%。由于传统皂洗都是采用碱性或接近中性的皂液,水洗次数多,皂洗后还要吃酸,费时费水,而东渡纺织采用酸性皂洗工艺,可减少水洗次数,并不再单独吃酸,每吨布可节约用水25吨左右。同时,选用清洁环保型染化料助剂,减少漂染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减少了污水处理的负担。规范管理使节能减排成为长效机制。公司设立了节能节水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并有完善的能源、用水管理和考核规定,把节能、节水、降本、减排指标分解落实到厂,落实到班组,变领导管为人人管,彻底改变了过去职能部门强调、责任人管理而与多数职工无关的管理状况,真正实现了三级计量考核管理,从而严格控制了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品取水量等节能减排指标,把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收入直接与指标挂钩,通过考核机制的改革,使节能降耗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充分提高了员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与去年同期相比,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取水量分别下降了8%和12%。

ERP缔造企业竞争优势□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顾跃君
雅戈尔日中纺织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开拓局面、稳固流程。公司在建厂之初,由于在人员、设备、技术、管理、操作、生产流程等多方面仍处于协调磨砺期和各项管理规范制度的习惯养成期,并未过早地盲目上马信息系统工程,而是通过对企业逐渐规范固化、优化生产流程,为后期ERP系统的建设奠定良好的运行基础。第二阶段,高屋建瓴、全面建设。公司运行逐步稳定后,各生产部门对信息化的需求也日渐强烈。2005年初,公司决定投入资金300余万元,与合作伙伴献捷科技(ShineJIT)合作建设针织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涵盖针织订单计划管理系统、织造染色计划排程系统、染整生产、质量控制、仓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等涵盖各工序部门的较为全面的ERP管理系统。第三阶段,深入浅出、成熟运用。ERP系统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信息的反馈、追朔速度,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决策效率。在应用过程中,公司通过各工序部门集思广益,对ER P系统的逐步优化,及时发现生产运行中的问题,提高各工序生产质量,这期间对系统进行合理改进和二次开发近200项。第四阶段,立足根本、革新之路。进入2007年,雅戈尔日中纺织信息化工程又迈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各层级部门的生产管理人员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对ERP系统的运用和理解进一步深入。为了能更好地实现企业“以最佳的质量、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完成客户下达的生产任务”这一目标,公司采用以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过程控制系统PCS三层架构为代表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建设的标准模式,创新性地提出并开始建设基于条码技术与L ED大屏幕信息发布结合的染整制造执行系统MES。三层架构模型解决了不同层级的部门工序对信息精度、密集度的不同需求。随着MES系统建设的逐渐深入,可以预见在下一年度即将对企业的发展发挥作用。

致力于废水回用□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向真
凤竹纺织是福建省最大的针织染整专业厂家和面料生产基地,长期以来十分注重环保投入,在印染废水的综合治理与再利用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印染废水排放量大,水质复杂,有机物浓度高、色度深,是一种处理难度较大的工业废水。凤竹纺织在建厂之初就主动投入资金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并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扩建了占地20亩的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水厂采用水解(厌氧)-接触氧化-气浮处理工艺和混凝气浮一体系统,漂染废水经物理、生物及化学混凝后,再经二次化学深度处理,处理效果稳定,运行成本低。现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能力达到5万吨/日,不仅能满足企业自身污水处理的需要,还有对外运营的资质和能力,目前还接受周边2家染厂的委托处理废水500 0吨/日。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要求,出水水质优于GB4287-9 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在废水的循环利用上,凤竹纺织采取分质供水、清污分流的原则。分质供水即对不同的印染工艺用水要求提供不同的水质,处理达标后的废水经过滤、软化等工艺深度处理后基本达到一般染色产品要求,可回用于生产。清污分流即根据污水的不同污染情况进行分别处理,既降低成本,又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为了加大污水回用,公司正在研究对污水进行反渗透膜除盐处理。当系统中所加的压力大于溶液渗透压时,水分子不断透过膜,经过产道流入中心管,然后在出水端流出,进水中的杂质,如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等被截留在膜的进水侧,然后在浓水出水侧流出,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废水经反渗透膜处理后能满足公司各种产品染色要求。目前,公司已在进行反渗透膜处理工程的选型以及前期过滤工程安装工作,预计到2008年,凤竹纺织的废水回用率能有突破性的提高。

ERP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付军
铜牛集团在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5年的“网络化制造示范工程”和“企业制造执行系统MES示范工程”建设,已经基本建立了以集团销售分公司供需链管理系统、铜牛进出口公司外贸业务管理系统为纽带,以北京铜牛股份公司生产基地ERP系统、MES为主要内容,以服装CAD系统、物流配送中心仓储和配送管理系统、服装面料染色CAPP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门户网站、网上购物、专卖店POS机系统等为辅助的企业网络化经营与制造运行平台。ERP等信息系统建设极大地促进了铜牛集团实现管理创新。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结合铜牛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铜牛集团在生产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经营服务信息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全面达到企业中级信息化水平,在生产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经营服务信息化方面进入向高级信息化水平快速迈进的良性发展轨道。集团公司为有效保障信<